车辙
车辙是路面上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
深度在1.5cm以上,数量按实有长度乘以变形部分的平均值计算。车辙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有扩展和累积的趋势。
影响车辙产生的原因。
车辙产生受内外因综合影响,内因包括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外因包括施工、交通、气候条件。
车辙的分类
结构性车辙。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变形。这种车辙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成凹字形。
流动性车辙。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反复作用,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极限,使流动变形不断累积形成车辙。这种车辙一方面车轮作用部位下凹,另一方面车轮作用甚少的车道两侧反而向上隆起,在弯道处还明显往外推挤,车道线或者停车线因此可能成为变形的曲线。
磨损性车辙。由于车辆不断磨损地面,特别是大量重型超载车辆渠道化的行驶在主车道上,磨损路面也会形成车辙。
压实不足引起的车辙。这是属于非正常情况车辙,是由于施工控制不严造成的。由于沥青面层本身压实不足,致使通车后的第一个高温季节混合料继续压密,在交通车辆反复碾压作用下,空隙率不断减小,达到极限参与空隙率才趋于稳定。它不仅产生压实变形,而且平整度迅速下降,形成明显的车辙。这种由于施工不良造成的非正常性车辙在我国是非常普遍的。
建议
微表处。使用微表处设备的车辙专用摊铺箱,在原有路面摊铺一层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上形成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修复防水性能优异,路面美观度高、抗滑性能出色。
热再生修补。热再生修补可以很好的解决车辙修补中旧料的就地再生重复利用的问题,大大降低施工修补成本,同时可以避免了旧料存放中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占地的问题。比较适用于车辙数量总面积不大的情况下使用。
重新铣刨摊铺。如果车辙整体数量已经很多,同时车辙的成因为压实不足并且道路通车时间已经较长时间,原有路面已经老化的情况的话,那么我们推荐采用铣刨摊铺的方法进行车辙修复,这样利用压路机对摊铺后的路面进行压实,能更好的保证道路的通车效果
坑槽
坑槽。路面坑槽是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
坑槽深度一般大于2cm,面积在0.04㎡以上。如小面积坑槽较多,又相距很近(20cm以内),应合在一起计算。沥青路面坑槽都有一个形成过程,起初局部龟裂松散,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步形成坑槽。
坑槽类型。坑槽分为:压实不足性坑槽、厚度不足性坑槽、水损害性坑槽。
压实不足性坑槽。施工时混合料温度太高,使沥青老化,粘结性降低、脆性增加,导致压实不够,粘结不牢,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形成坑槽;还有一种情况是混合料温度太低,摊铺不均匀,压实不充分,导致压实度不够形成坑槽。
厚度不足性坑槽。路面下面层局部标高控制不严,导致沥青上面层个别地方厚度不够,在行车作用下,部分混合料易被带走,形成坑槽。
水损害性坑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常见的坑槽,其形成过程如下:在开始阶段,水份侵入沥青和集料的界面,以水膜或水汽的形式存在,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在反复荷载的作用下,沥青膜与集料开始剥离;渐渐的,路面开始麻面、松散、掉粒;后形成坑槽。
建议。
热再生修补。采用热再生修复可以避免老式修补方法:冷料填充法(冷料冷补)、挖补法(热料冷补)修补过程中出现的弱接缝问题,而且热再生修补可以将原有的旧沥青路面进行再生利用,避免了旧料报废后出现的污染和占地的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客户使用成本
喷补式修补。我司引进美国原装进口“喷补王”路面修补设备,该设备采用重力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高压空气将分别独立储存的骨料和快裂快凝型乳化沥青拌合后,喷射到病害中,具有修复速度快、维持时间长等特点,可以脱离拌合场施工,满足了坑槽多发并且分布范围广的施工要求。
冷铣刨热摊铺修补。如果坑槽面积过大的话那么冷铣刨加热摊铺的形式则更为适合,对于大面积的病害可以做到快速修复,效率会更高。
表面功能下降
表面功能衰减、抗滑、噪声、溅水和水雾等功能下降
路面功能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沥青标号过大(针入度偏大),沥青用量多,路面渐渐泛油,构造深度下降,甚至变成光滑油面。
粗集料不耐磨,迅速磨光。石料磨光是表面功能衰减的主要原因,它取决于粗集料的品种。石灰岩集料路面的摩擦系数在通车半年到一年便可能下降到底值,而坚硬耐磨的石料的磨光期则可以维持很长时间。
建议
彩色防滑路面。在不破坏现有的道路(沥青、水泥)表层的情况下,利用进口ENNIS公司的环氧型彩色防护路面,形成0.5-1CM的耐磨、彩色防滑层,这样既可以提高路面的通车性能,又可以利用彩色路面对驾驶员进行提示,形成抗滑、美观、实用的道路通车效果,无论在高速、各等级公路还是市政道路上都可以使用。
微表处。在大面积路面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表面功能下降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微表处工艺进行路面的功能回复。
沉陷、错台、桥头涵顶跳车。
沦陷
沉陷
由于路基产生竖向变形导致路面下沉,
有均匀
沉陷
沉陷
沉陷、不均匀沉陷、
局部较大面积沉陷。
错台
接缝处或者裂缝相邻面板出现垂直高差的现象。
桥头涵顶跳车
由桥台台背填土压实不够而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使路面产生沉陷,形成跳车。
桥头跳车
沉陷、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沉陷与桥头跳车的产生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很多时候都是施工质量没有严格控制造成的。
建议。
冷再生。冷再生设备利用原有道路材料,配合添加相应的细料和水、再生剂等,按照一定比例拌合,在常温下从新回填入沉陷面,整平后再使用压实设备进行处理,完成整体路面的从新恢复。原有路面再生利用不会出现抛弃和污染,节约成本。
冷铣刨热摊铺。首先利用冷铣刨方式将原有的沉陷路面表层进行处理,然后摊铺新的热沥青混合料,整平后进行压实。这种维修方法适合大面积、浅表性沉陷的使用,施工速度快,通车时间短,修复后的外观效果好。
BJ200桥梁无缝伸缩缝。利用进口BJ200桥梁无缝伸缩缝进行桥头跳车的处理,对桥台台背进行开槽、填实处理压实。利用无缝伸缩缝工艺,施工速度快,通车时间快,可以半幅施工不会影响桥梁的正常通车,完全防水后期免维护,大大降低后期施工养护成本,采用无缝伸缩缝工艺对于上下、左右各方向有一定伸缩空间,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提高通车舒适度,降低噪音,而且可以随桥面维修,使用灵活。
总之,路面破损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交通条件、气候条件、施工因素、材料因素、设计因素、排水条件、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