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
一、沥青路面裂缝。
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按其成因不同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裂缝是沥青路面主要的一种破损形式。
横向裂缝
载荷型裂缝: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低劣或者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断裂非载荷型裂缝:横向裂缝主要形式,这种裂缝分为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缩裂和基层反射裂缝
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路面横向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温度下降路面收缩引起横向开裂。
纵向裂缝
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车辆载荷与环境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含半填半挖路段)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浸泡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
二、龟裂、网裂:
沥青路面产生网裂和龟裂的原因之一是路面结构中夹有柔软和泥灰层,粒料层松动,水稳定性差,在荷载作用和雨水浸入下发生唧浆,产生龟裂,从而引起路面损害。其二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质量差,即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差,或沥青延度低,从而抗裂性差,加之水分的渗入,造成路面龟裂。进而引起路面破坏。
三、混凝土面板的裂缝。混凝土面板的裂缝可分为表面裂缝和贯穿板全厚度的裂缝(贯穿裂缝)。
表面裂缝主要是由砼混合料的早期过快失水干缩和碳化收缩引起的,表面裂缝的出现,一般只给砼路面的耐磨性带来不利的影响。
贯穿裂缝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板角裂缝等。
裂缝按照尺寸分类.
微裂缝。此类裂缝缝宽小于5 mm,裂缝边缘无碎裂或仅有轻微碎裂,没有或有少量支缝,对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影响不太大;
小裂缝。此类裂缝宽为 5~15mm,裂缝边缘有轻微碎裂,并有少量支缝,裂缝两侧有微量错台,会引起车辆轻微跳动;
中裂缝。此类裂缝缝宽为15~25 mm,裂缝边缘有中等碎裂,并有少量支缝,裂缝两侧有少量错台,会引起车辆明显跳动;
大裂缝。此类裂缝缝宽大于25mm,裂缝边缘有严重碎裂,并有较多支缝,裂缝两侧有较大错台,会引起车辆剧烈跳动。
裂缝危害。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后,路面水下渗浸泡路面结构层,降低路面承载力。一方面水使沥青粘附性减少,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劲度减少,并使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另一方面在雨季,路面裂缝中的自由水,在行车载荷的作用下,会产生相当大的动水压力,压力水不断冲刷基层材料中的细料,细料浆被逐渐压挤出裂缝,形成沥青面层裂缝处的唧浆,细料浆一旦被唧出,沥青面层就会沿着裂缝产生下陷现象,同时在裂缝的两侧引起新的裂缝,导致路面裂缝两侧破碎,并逐渐引发路面大面积损坏。
水泥路面出现裂缝以后,雨水就可透过裂缝进入路面基层或土层,车辆通过路面裂缝所在区域,受车辆或轮胎后的真空抽吸作用,雨水连同经雨水浸泡的基层浆液将会挤出路面,形成板下脱空,水泥砼路面逐渐形成大面积断裂破碎。
裂缝是路面各类破损中常见、易发生和早期产生的病害之一,它伴随着道路的整个使用期,并随着路龄的增长而加重。路面出现裂缝不但影响路容美观和行车的舒适性,而且容易扩展造成路面的结构性破坏,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路面出现裂缝,应及时进行密封修补,否则雨水及其他杂物就会沿裂缝进入面层结构及路基,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局部或成片损坏。
建议:水泥路、沥青路:微、小、中裂缝,可以开槽清缝和灌注密封胶进行灌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