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全理顺维养护体制
要树立“建设是发展、管护也是发展”的思想,坚持农村公路“建养并重、养护优先”的原则,要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的现状进行必要的改革。要建立“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农村公路管养新机制,明确县、乡、村三级养护责任、特别要明确乡、村两级的主体责任。
在乡道、村道的养护中,养护材料费、公路大修、改建经费应由乡村多渠道统筹;对于日常养护的费用,在资金筹措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由乡镇或村委会(公开聘用公路沿线的村民(对困难村民采取分户低保扶持的办法)进行分段承包日常养护(三公里为段);如果公路出现大的病害和严重水毁时则由乡村组织群众突击,从根本上扭转乡村公路有路不养、有路不通的被动局面,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让它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加快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县目前正在逐步创建农村公路养护示范乡镇,对在农村公路特别是村道养护中好的乡镇,成立(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
2、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在养护与管理工作上,管理的职能与责任分配不够明确、权责不够明晰、管理机制不科学,影响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目前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在养护的经费方面,主要是采用拨款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经营管理要求。
3、发展公路养护管理技术和发展公路养护的机械化
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可以确保农村公路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下正常使用。所以要时刻探索发展新的公路管理养护技术。首先可以通过高精度雷达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的自动化;通过高科技检测技术来促进工程指令监测以及公路养护管理的智能化;监测手段向无损检测技术方面发展,进而实现公路质量检测、病害等分析的快捷化。其次,要积极探索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可以通过采用同步碎石封层或者石屑封层等工艺来提高养护的质量和水平。再次,善于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公路信息化管理。农村公路的养护机械化道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